学员心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员教育 > 清华学苑 > 学员心声

圆梦清华园

发布者:wenjin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9-07 09:17:58

湘潭市委老干部局  成经满

 

  2015年8月17日至21日,有幸参加清华大学县域干部媒体关系管理专题培训班,真是十分开心。


  神往已久


  很多年前,坐在师范的教室里,那位儒雅有加的老师教我们品读《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多么幽远静美的意境啊!老师还对朱自清先生"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民族气节大加褒奖。于是年少的我对这片荷塘这种情操是神往之至。


  4年前,我师范一位姐妹的女儿,在家乡的县城一中考入清华大学英语系,真是轰动一时。在为姐妹高兴的同时,对清华的神往又添几分。早些时候,姐妹很自豪地告诉我,她的女儿本科毕业后考上了清华的研究生,将继续留校攻读。多好的消息!

 

  今年4月份,我爱人居然有机会到清华大学学习,参加县域干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专题培训班。学习归来,他对清华是赞不绝口:"四月的清华,满园芳菲。"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是念念不忘。同时他见到了我姐妹的孩子。这位准研究生带他们游校园,介绍校史,让我爱人得以清华半日深度游。同时,我爱人还给我带回来一枚精致的清华书签,让我爱不释手,也更激发了我对清华的向往……

 

圆梦记忆


  也许是正应了"心想事成"这句话,8月上旬,我正在休假时接到单位通知:"8月中旬去清华学习一周。"啊!真是令我喜出望外!这几天,这个媒体关系管理专题培训班,成就了我的清华学习梦!时间虽短,但收获良多。


  可亲的班主任。16日下午在报到大厅见到了班主任刘威老师,她亲切的笑容和热情的接待让初来乍到的我们感到十分的舒心。17日的班会,周到细致的安排更让我们感到老师的可亲。"进了清华门,就是清华人。"真是温馨啊!难忘17日中午因为校车未准点抵达集合地点,我冒昧的致电刘老师,结果得到了老师及时而真诚地回应;难忘五天的学习中,后勤班主任吴荣老师一直陪着我们,给我们发学习资料,灌开水;难忘毕业典礼上,刘老师精心制作的PPT,将我们的学习、生活花絮一一回顾,真是有心了!


  可敬的授课老师。这几天坐在继续教育学院的教室里听课,心情也颇不平静:这可是难得的知识大餐啊!第一堂课听林炎志老师的《十八大以后的国情与使命》,我发图给我爱人,他记得林老师:"头发虽白,但讲得很好啊!讲了很多背景资料。"听过唐少杰老师的《党史国史》课后,我爱人很得意地告诉我:"唐老师的课我听了三次呢:一次是在网络学院的网上教程,一次是请了唐老师来校讲课,一次是在清华教室里听的。"原来,这些公共科目他都听过。对我来说,不管是公共科目还是专业科目,都是第一次听,当然要更加认真啊!老师们精深的学问,精妙的讲授,精彩的引导,特别是恨不得再多讲一点给我们听的诲人不倦的精神(三个小时的课,老师们很辛苦了,但短短的几分钟课间休息时老师都守在教室和同学们交流,这充分体现了老师们的敬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从事宣传教育工作的同志,这次有机会听国内顶级名师亲授《突发事件媒体沟通的原则和技巧》、《新闻媒体网络沟通和网络舆情应对》、《新闻发布会模拟演练》等,让我受益匪浅,对今后的工作,很有帮助。


  可爱的同学。本期78位同学来自全国各地。五天的学习结下了深厚情谊。在工作认真负责的班委的组织下,同学们个个表现不俗:各具特色的自我介绍,课堂上默契的合作,课后主动的学习交流,活跃的微信群和QQ群,都昭示着这是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期待友谊地久天长!


行胜于言


  得知我也有机会来清华学习,我爱人笑言:"这可真要感谢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让我们成为了清华校友。"确实,这次来校学习,我对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有了更深的了解,有了更多的感谢!"截至2014年12月,已经在27个省、市、自治区的1016个县市区,建立了1094个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覆盖了542个全国扶贫工作重点县;在2520个乡镇中小学建立了清华伟新教育扶贫中小学远程在线,累计培训逾两百万人次。""每年无偿提供的各类远程及面授培训课程逾3000个学时。" ……"教育服务社会",多么了不起的理念!"传播知识,消除贫困",多么了不起的大爱!今天,我很庆幸自己受惠于清华教育扶贫项目,"走进清华园,就是清华人",那么,从今以后,"走出清华门,带着清华魂",牢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发扬"行胜于言"的校风,更好的投身本职工作,以不负老师的厚望,不负"清华人"的美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