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中路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唐智锋
迎着首都北京的第一场雪,我受组织委派来到清华大学参加教育扶贫县域经济发展与竞争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清华教育学院培训学习的五天里,我认真聆听了数位知名教授学者的讲座,收获颇丰,感受良多。现将本人的学习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感受清华
工作17年来再一次走进校园,我既兴奋又惶恐。兴奋于,这是中国的最高学府,是自己年少时读书没有实现的梦想;惶恐于自己还听得懂、学得进吗?观看了学校播放的电教片,了解了清华的发展历史,感受了清华的人文精神,我深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所震撼,为“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和“行胜于言”的校风所感动。回想当年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几次迁校,清华人在那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仍坚持办学教学,为救国强国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科技巨擘和人文名家。而现在的我们,有着这么好的条件,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呢?“进了清华门就是清华人”,清华精神是“爱国、实干、追求完美”,我一定秉承清华精神,不断学习,努力工作,力求有所成。在此祝愿清华大学2020年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早日实现。
二、学习厚德
在清华学习的五天时间里,每天的课程都安排得很紧凑。白天六个小时的课程,虽然有点小辛苦,但并不觉得疲劳和枯燥,更多的是一种享受和愉悦。因为每位教授都是经过精心准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辅以大量的现实案例,讲解重点突出,语言风趣幽默,事例鲜活贴切,因此难懂晦涩的原理被层层剥开,从而变得浅显易懂。这次培训班共开设了八门课程,如《十八大后的国情与使命》、《反腐倡廉与勤政》、《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中国社会问题与经济发展环境》、《智慧城市》等,为我们授课的老师多为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有卸任的省委副书记。老师们知识渊博,经历丰富,教学时严谨认真,与我们交流时毫无保留,具有特殊的人格魅力,令人耳目为之一新,心灵为之一振。我们下定决心要向这些德高望重的名家们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誓做德才兼备的有用之人。
三、学以致用
清华的五天课程,体系科学,理论权威,具体很强的实践指导性和现实操作性。理论宏大精深,只有进一步理解掌握,才能消化吸收。案例鲜活生动,只有进一步分析吃透,才能借鉴运用。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结合运用。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深入把握县域经济发展大势,着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力,职责所在,责无旁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定当“上接天线”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下接地气”在基层实践中总结提升;进一步找准上级政策与基层事务的结合点,不断寻找工作突破口,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更加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真抓实干,确保完成党和政府交办的各项目标任务。
虽获益良多,感概万千,然受个人知识能力所限,呈此粗浅文字,深感惭愧。一言以蔽之,“感谢清华,感恩清华”!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