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易俗河镇 陈 赞
本人非常荣幸参加了2017年6月4日-16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中青干部培训班,同学们的认真学习让我深受教育,老师们的精心授课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特别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在老师授课和现场学习中让我深受启发,让它成为我本次学习中的最大收获,具体来讲有以下三点:
一、原因
本人从1998年到乡镇参加工作至今已有20余年,对基层工作相对熟悉,就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感受颇深。
1、投入在加大,但需求更大。从收缴三提五统到收缴农业税的索取型年代至2004年基本结束,从2004年起"两补"资金和地方补贴的力度逐步加大,同时多次对基层的转移支付力度也在逐步加大,但基层治理的费用,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费用增长速度更快。
2、以项目养项目。近几年,基层基础设施(水、电、路)建设项目多,基层争取得也多,但大多都有筹资筹劳等基层配套,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贫乏,筹资筹劳不到位,大多是另外争取项目资金弥补项目配套的方法解决。
3、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决心,缺办法。自中央提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要求后,基层思考虽多,但思路不开阔,停留在门面出租和兴办企业上,不能做和不想做占据了主流,办法不多,少数基层单位对现有的"三资"管理都不到位,更谈不上发展。
二、启发
2017年6月7日,学校组织去海淀区学习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其共有84个村,90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8个镇级集体经济组织。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19824人,2015年底农村集体资产总额达1177.2亿元。其具体做法是:
一是全面清产核资。海淀区通过做好清产核资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对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征地补偿费实行专户管理,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和程序使用;对固定资产及资源性资产定期盘点,设立台账,明确其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即时反映固定资产收入、使用及结存情况;对不得举债用于非生产性支出,不得违反规定将集体资金出借给他人使用。
二是注册集体经济组织。从2002年开始,海淀区积极推进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推进集体经济组织注册,使海淀区全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新进展。通过注册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制度创新,实现"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使海淀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真正成为了产权明晰、农民入股、主体多元、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
三是共享发展成果。从海淀区农村经济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以来,海淀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就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并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民主监督、科学管理的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让农民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达到共同富裕。
三、思考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事关基层基础设施的完善,事关基层治理能力的提高,结合到实际,个人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一是要有良好的氛围,上级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和鼓励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基层要高度重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工作;二是要切实加强对现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三是要找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正确路径,管理好三资提高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四是要规范发展,防止乱发展、错发展。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