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队伍建设

湘潭经开区响水乡:把园区发展当作首要任务

发布者:xuwenping     作者:    来源:湘潭日报   发布时间:2016-07-26 08:43:01

响水乡.jpg

  响水乡原属湘潭县,总面积138.3平方公里。2009年,由湘潭县成建制划归湘潭市雨湖区,并交由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2012年,析置出和平街道后,响水乡辖25个村,总面积77.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600亩,共344个作业组,13626户,总人口4.86万人。2016年5月,响水乡建制村合并为17个村,分为响水管区和九华管区,现有机关干部职工120人。响水乡党委下辖响水管区总支、九华管区总支、机关总支3个党总支,下设25个党支部,共计党员1452人。其中,村党支部17个,共有基层农村党员1297人。
  近几年来,响水乡党委以服务园区抓党建,通过党建助推园区发展为目标,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动“三严三实”教育学习,深入开展“两学一做”,牢牢抓住乡情,紧紧围绕湘潭经开区“建设美丽新九华”、打造全国一流园区的目标,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以生态保育区建设为载体,以创新社会管理为契机,全面推进民生工作和各项社会事务和谐统筹发展,使全乡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党的建设长足发展的大好局面。

  以服务园区为抓手,增强基层组织整体功能

  如何以服务园区抓党建,通过党建助推园区发展,一直是响水乡党委近几年来探索的课题。围绕这一独有的新课题,响水乡党委按照《2014—2020年湘潭市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精神,制定下发《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实施方案》,要求全乡各基层党组织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使支村两委班子适应湘潭经开区的发展需要,为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从2011年开始,该乡抓住支村两委班子换届的契机,印发《响水乡村党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打造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2015年,他们又对2014年未换届的村支部班子成员进行一次考察,及时调整群众满意度差的,不再胜任岗位的班子成员,并从乡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后进村、软弱涣散村和无集体经济收入村担任“第一书记”。
  在牵住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这一牛鼻子的同时,响水乡党委还建立了党建工作动态倒排机制,针对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开展摸底排查,确定整顿对象上报湘潭经开区党工委,采取领导挂点、部门帮扶、选派第一书记等方式开展集中整顿,促进转化提高。在整顿中,该乡全面查找基层党支部软弱涣散的具体原因,把准“病”因,找出问题的根源,分别制定整顿方案,按照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将解决突出问题作为整顿工作成效的集中体现,针对查实的各种问题,梳理分类,分出轻重缓急,坚持立行立改,对难以解决的遗留问题,明确整改目标、时限和领导责任,逐步解决。
  解决好村干部树立服务园区意识问题后,响水乡党委按照“六个有”的目标,着力提高全乡党员服务园区发展的意识,在全乡17个农村党支部中,全面推行“一核心三组织五制度”治理模式,全面落实党员干部承诺制、村干部值班和周例会制、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党员管理积分制、“四议两公开”制等各项制度。落实新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严格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十六字总要求”,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从根本上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
  严守培养、教育、考察、备案等程序,把好入党积极分子理论信仰关、党的知识关,坚持入党积极分子必须通过统一考试才能列为发展对象的做法,让入党积极分子和新党员从一开始就树立服务园区意识,并注重从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农村科技带头人、复退军人中发展党员,将文化水平、思想品德、个人能力和服务园区意识作为农村发展党员的硬性条件,重点解决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结构不优、文化水平偏低、服务能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好、村领导班子后继无人等问题。
  提高党务工作者业务素质,将《发展党员细则》培训工作延伸至各基层党支部负责人,并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组织委员参加业务考试。开展一次党员档案大检查,通报批评一批工作责任心不强、把关不严、基础工作不扎实的基层党组织书记、组织委员,检查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中的党建工作考核,情节严重的视情况给予相应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从2015年开始,他们将村级年均运转经费提高到10万元,使村级党组织能一心一意扑在园区的发展上,为园区建设和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正是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基层组织整体功能,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响水乡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牢固树立起了服务园区不仅是责任,更是义务的思想,全力服务九华征拆和项目建设发展。仅2012年,全乡就完成征地拆迁26000亩,从2010年至今,完成湘潭经开区征拆任务70000余亩,为园区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建设用地,为湘潭经开区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两学一做”“连心惠民”,为群众树立服务园区的榜样

  党员干部、村级党组织服务园区的意识增强了,关键还得提高群众服务园区的意识,只有群众服务园区的意识同步提高,才能真正实现服务园区建设和发展的目的。为此,响水乡党委借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三严三实”教育、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东风,以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党员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树立风清气正,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提升党员意识,铭记党员身份,增强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把“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更加完善起来,把党组织对党员的联系、服务、管理更加紧密更严格起来,把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发挥出来,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加体现出来。
  近年来,响水乡通过开展整治乡干部“走读”专项行动,丰富了农村党组织服务载体。他们坚持定期召开党委工作会议,建立党政负责人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分片包干到联系村帮助指导工作,明确各党组织负责人为党建工作直接责任人,强化党委书记、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党员个人四个层面的主体责任。将党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开展各项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不断深化落实“千万帮扶工程”、“一进二访”和精准扶贫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对照“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的要求深刻剖析,增强组织生活严肃性。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引导党员严肃认真参加组织生活,切实提高党内组织生活质量。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强化党员日常管理,探索党员积分管理、星级管理、分类管理等制度。畅通“出口”,稳妥慎重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继续大力整治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公开通报一批典型案例,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同时,该乡全面推进“连心惠民”工程。走访89户贫困户,完成建档立卡,完善两表两卡(调查问卷、登记表、登记卡、联系卡),并对贫困劳动力进行信息采集,对有就业愿望贫困劳动力进行培训申请,同时开展就业扶助,举行专题招聘会,切实解决他们的就业难。乡团委还通过“微捐赠”、“现场募捐”等形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子实现发展梦想。
  近年来,响水乡还制定“为官不为”持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和开展“政令不畅”专项督查行动,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他们通过深入摸排和党委会议集体研究确定冯家村和雅爱村为软弱涣散党组织,建立软弱涣散党组织台账,按“一村一策”原则,制定关于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专项整顿的实施方案。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了明显加强。
  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充分调动全乡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该乡从优化乡内站办所队伍结构入手,打造了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绿色通道”,对涉及民生服务的计生、民政和社会保障、国土、规划、信访、农口等部门、站办所统一在乡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由各部门和站办所抽调精干业务力量,在政务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受理、办理,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一站式”服务。
  不断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以及深入推进“连心惠民”工程,群众感受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享受到了园区发展的红利,群众服务园区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全力服务湘潭经开区建设和发展的良好氛围在响水乡越来越浓郁。

  和谐统筹发展,打造园区后花园

  发展才是硬道理。增强基层组织整体功能,提升党员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其目的就是要发展。响水乡党委始终把和谐统筹发展,建设全面小康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始终把服务湘潭经开区的发展,增加群众收入贯穿于党建工作的全程。结合乡情,为积极推进生态保育区的建设,2014年,响水乡制定了《生态保育区建设工作思路》,全面完成了鹤岭供水项目,潭锰路拓宽改造项目等全市重大民生工程。
  在确保服务园区发展这一中心工作的同时,近年来,响水乡始终坚持把基础建设作为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重点。落实汛前安全检查,排除隐患,确保安全度汛;加大森林防火工作宣传力度,做好防火器材储备,组织好常备队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继续抓好粮食生产、防汛抗旱、防火、防疫工作。
  2015年,响水乡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9410.3亩,粮食总产量24974.3吨,实现人平纯收入10468元。全乡发展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18个,积极引导湘潭市应德恩专业合作社和湘潭市华龙润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分别创建省、市示范社的申报工作;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达到六个100%的要求。建立双创工作长效机制,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面完成了500座改厕任务,各村“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各村面貌焕然一新。
  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大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近年来,响水乡认真落实优抚、安置、五保、低保、救济、残疾人就业等民政救助制度,确保定补、优抚金、低保金足额发放。目前全乡享受农村低保424户,880人;享受城镇低保83户,157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163人。资助解决农村特困户建房4户16万元、危房改造60户75万元。走访慰问贫困家庭245户,发放慰问金12.25万元;慰问五保户134人,发放慰问金26800元;城乡临时社会救助41人,救助金109500元;发放退伍兵一次性安置费23.6万元,共计23人。发放义务兵优待金54人共46.2万元;为285名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资金48.45万元。全乡城镇新增就业2121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22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5人,城乡居保参保续保5597人,年满60岁享受城乡居保待遇5323人。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响水乡加强农家书屋建设,逐步完善村广场体育健身设施、文化娱乐设施,2014年响水乡综合文化站荣获省一级文化站称号。
  特别是近几年来,响水乡把推进基层党建“连心惠民”工程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根据湘潭经开区的建设蓝图,牢固树立规划先行的理念,坚持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一致的原则,在一般控制区科学编制城乡发展规划,明确分区功能定位,统一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居民生活区、生态保护区、特色产业区。加大对一般控制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及特色产业的投入力度,采用以奖代投的方式,提高全乡人民的积极性,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实力。
  与此同时,响水乡还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非征拆范围内乡村道路的提质改造和管理维护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加强骨干山塘、标准渠道和机埠建设,做好渠道清淤、塘坝修缮和水库的除险保安工作。统一规划,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改造,实施电力增容,确保全乡生产、生活用电安全充足。
  他们还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培育,发展以优质稻、传统特色农产品、草莓、西瓜等优质农产品种植为主的高效农业,着力引导和培育生态休闲观光农业,重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生产基地,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带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现代高效绿色农业,在实现农民增收的同时,将响水乡打造成湘潭经开区的后花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