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视窗



党建快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视窗 > 党建快讯

创新机制夯实基础 雨湖区2015年基层党建工作亮点纷呈

发布者:xuwenping     作者:    来源:湘潭在线   发布时间:2016-01-20 09:18:11

  提质改造村部,加强阵地建设;开通村级便民服务站,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创新“三三五五”机制,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2015年,雨湖区基层党建工作屡出实招,屡见实效,组织基础不断夯实,战斗堡垒不断巩固。

 

  抓阵地,提质改造最后6个村部

 

  改造前,村部是一座残破不堪的土砖房,房顶漏雨、墙壁开裂;改造后,村部摇身一变成了一栋两层的小洋楼,宽敞明亮,还新建了老年活动中心。2015年,雨湖区姜畲镇太交村村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受村民好评。

 

  太交村村部的变化只是雨湖区2015年村部提质改造的一个缩影。为加强基层党组织服务阵地建设,2012年起,雨湖区对全区不适用现有工作需要的村级活动场所进行大规模提质改造,到2014年底共完成47个村的新建或改造任务。2015年,雨湖区继续加大村部提质改造力度,安排了6个村的建设任务,并纳入2015年全区为民办实事范畴。

 

  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雨湖区委主要负责人两次实地走访查看,通过“看”、“访”、“听”、“查”等方式,全面督查了原响塘镇、姜畲镇计划指标的落实情况,准确掌握实事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想方设法落实建设所需经费,确保项目的工程质量和进度。截至目前,姜畲镇的太交、清泉、进军、奇头四个村和原响塘镇日新、水井两个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至此,雨湖区村部提质改造工作全面完成。

 

  与此同时,雨湖区2015年还对17个社区的办公用房进行了提质改造;扶持4个非公企业建设了党组织规范化活动室,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

 

  抓服务,打造110个村级便民服务站

 

  “以前得来回跑几趟,现在有了便民服务站,我们办事方便多了!”雨湖区万楼街道富强村自从开通便民服务站后,村民办事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目前,万楼街道的8个村已全部设立了便民服务工作站,可以为村民提供计生、民政、社保等多项便民服务。

 

  像这样的便民服务站,雨湖区共有110个。2015年,雨湖区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投入100万元,按照“十个一”标准,对110个村进行便民服务站的规范化建设,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015年是雨湖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水平,除开通便民服务站外,雨湖区还有针对性、分类别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乡镇、农村,开展以“四包四到强服务,党员干部进农家”、“三张网络通组户、三支队伍进家门、三项保障建机制”为主题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

 

  在街道、社区,开展“党员亮身份、树表率”、“践行‘三严三实’,创建红星汇”、“在职党员认领岗位”等活动,全面落实“一格一组织,一格一管家,一格一分队”网格化立体管理模式,1916名在职党员到社区志愿认领岗位,组建党员服务队,开展承诺践诺活动。在非公企业,开展党员“带头钻研一门技术,提出一条建议,创造一项业绩”的“三个一”活动,共收集合理化建议285条,其中45条被业主采用。

 

  自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以来,雨湖区区、乡、村三级联系服务群众31000余人次,听取意见建议5000余条,科学调处解决矛盾纠纷600余件。

 

  抓规范,整顿14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2015年11月5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三新到雨湖区姜畲镇调研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时,对该区 “三三五五”整顿机制给予了高度肯定。

 

  何谓“三三五五”?雨湖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三三五五”即三查找、三到位、五着力、五健全,2015年,雨湖区创造性地运用这一整顿机制,集中解决软弱涣散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

 

  首先,通过“拉网式”排查摸底,确定11个村和3个社区基层党组织为重点整顿对象。随后,看“病症”、查“病因”,制定整顿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确定14名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分别联系14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

 

  在整改时,重点突出“五个着力”,针对因班子不健全、主要负责人责任心不强、群众反映强烈的“软”组织,采取选拨任用新人、村主职干部“一肩挑”、选派第一书记、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等措施,多渠道选贤任能,着力治“软”。针对主要负责人工作能力欠缺、班子不团结、群众意见大、人心乱的“散”村,区、乡分别组织村(社区)干部及党员进行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到联点软弱涣散村(社区)开讲党课,并组织软弱涣散村(社区)的干部到先进基层党组织去学习取经,进一步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着力治“散”。针对村级账务不清、工作不明的“乱”村,通过开展“三资”清理、理清村务账目、查处违纪干部、完善工作制度等,进一步规范软弱涣散村的村务管理,着力治“乱”。

 

  同时,通过加强阵地建设和科学规划等,雨湖区着力治“薄”、治“穷”,推动软弱涣散党组织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