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是中央、省委组织部为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锻炼优秀年轻干部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1980年至2015年,湘潭市共选调29批、264名优秀大学毕业生,目前仍留在湘潭市工作的有229人。今年,湘潭市进一步加大招录力度,计划招录选调生多达25名。
由于各级组织重视、所在单位关心及选调生自身努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后,大多数选调生走上了重要岗位,越来越受到各级组织和用人单位的欢迎,逐步成为湘潭市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
15年坚持跟班培养
选调生,是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或选拔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村官”等到基层工作,并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群体。
近距离接触机关工作流程,学习机关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才能迅速提高本领。2001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选调生到基层工作前的跟班学习制度。到如今,这一制度已在我市坚持实施15年,年年得到广大选调生及培训单位的好评。
也就是正式到基层上班以前,每年新招录的选调生会分别被安排到市委组织部、市委办、市纪委等综合性、程序性比较强的部门,接受3个月“以个人自学为主、不定期集中培训为辅”的跟班学习培训。培训期间,有专人负责指导并组织参加学习交流活动。
2013年开始,我市还力行自主选岗制度,允许新录用的选调生按综合成绩排名先后自主选择工作乡镇,选岗过程有监督员全程监督,确保了公开、公平、公正。这一制度也深受选调生欢迎。
基层实践助力“蜕变”
在实践中锻炼干部,是党培养干部的基本途径。新录用的选调生一般都会被安排到乡镇一线。待工作一段时间后,再根据人岗相适的原则,分别安排他们承担党政办、综治办、组织办等“急、重、难”的工作任务。
实现从“学生”到“公务员”的转变,在复杂的基层成长,是每位选调生必须经历的“蜕变”。2013年,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选调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选调生在乡镇基层工作的最低服务年限为两年,且乡镇党委书记是选调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帮助选调生成长进步。
2015年,省委组织部下发《湖南省选调生工作暂行办法》文件后,市委组织部认真落实并结合湘潭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法,要求新招录的14名选调生每月上报《基层工作生活记录表》,详细填写现任职务、联系方式及乡镇培养联系人等基本信息,同时报送月总结、月计划及每月思想汇报。通过这份记录表,组织部门可随时掌握基层基层选调生们的思想状态、工作情况和目标规划。
层层帮助传递关爱
今年3月11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廖桂生与30名来自全市各级各单位的历届省委组织部选调生代表座谈。交流中,10名选调生代表分别介绍自己的工作情况,真诚分享成长经历,恳谈基层工作的体会和感悟,他们踏实勤奋的工作表现和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让大家深受感染。
为全面掌握选调生工作生活的基本情况,多年来,市、县两级组织部门经常不定期深入基层走访、慰问,主动了解选调生的所想、所思、所急,积极帮助选调生解决各类实际困难。
在坚持标准的基础上,我市还坚持做到“四个注重”,即:在公开招录时注重推荐选调生,在机关补充工作人员时注重考虑选调生,在干部调整时注重安排选调生,在职位空缺时注重任用选调生。对特别优秀的选调生,破除论资排辈的思想,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破格提拔各方面比较成熟、发展潜力大、有培养前途的选调生到各级领导岗位工作。
目前在我市工作的229名选调生中,有男同志134人、女同志95人。其中,厅级干部4人,处级干部22人,科级干部109人,科员及科员以下干部94人。这些年来,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和实力证明了自身价值,成功树立了选调生的良好形象。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