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队伍建设

凝心聚力育英才 书香校园党旗红

——记中共湘潭市第十六中学总支
发布者:xuwenping     作者:    来源:湘潭日报   发布时间:2016-07-12 09:55:29

sub_A08-A08.jpg

  盛夏的午后,金色阳光透过一排排葱郁的樟树,映照在干净整洁的校园中;操场上,身着浅蓝色校服的学生挽着任课老师的手,谈天说地,关系好不亲密。在湘潭市第十六中学,你除了闻到馥郁花香、浓浓书香外,还能被洋溢于师生脸上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所吸引。
  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第五届和谐校园建设示范校、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南省经典诵读特色学校、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湖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学校、湘潭市“书香校园”、湘潭市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湘潭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连续21年市区初中毕业会考综合评价一等奖……近些年,市十六中拿到的各级各类荣誉数不胜数,成为全校师生幸福感和自豪感的重要来源之一。
  骄人成绩的背后,是市十六中坚持“党建引领、特色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治校方略;是学校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理念,全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的坚定决心;是学校“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不懈努力。

  书香校园提层次

  漫步市十六中校园,一股浓浓的书香味总会不经意间飘来。你会发现,无论是书声琅琅的教室,还是干净整洁的走廊、校舍,生活在这里的师生,都爱读书、乐读书、善读书。而有这样的喜人面貌,与学校党总支“三会一课”制度的推行分不开。
  这几年, 市十六中党总支坚持做到中心学习小组的学习不走过场,认真组织所有党员学习《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青年干部健康成长要把握好五个“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政策和发展纲要(2010—2020)》、《名校行政管理的细节力》等党建书籍,把干部队伍的建设与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相结合;学校班子成员以自觉学习、加强团结、勤政务实、廉洁自律为准则,将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政治理论与业务学习相结合,形成了“人人想学,人人乐学”的新风尚。在此氛围的感召下,学校教学、德育、后勤、工会、共青团等各项工作年年成功跻身先进行列。
  令人倍感欣喜的是,这条乐学、善学的“红色脉络”,不仅在党员干部中贯通始终,还延伸到广大学生身上。曾有一位学生家长这样评价市十六中的学习气氛:“行进的脚步走到哪里,学习活动就开展到哪里。”
  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市十六中校园内的书香氛围越来越浓。教师们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一边潜心钻研教材教法,一边利用课余时间读专著、阅览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报刊、书籍等,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提高的故事随处可见。
  得益于良好教风的熏陶,学校近年来涌现了大量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一批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老师引领着莘莘学子从这里展翅高飞。

  党性教育树新风

  党旗引领,永葆活力;党建领航,遍吹新风。如何在基层建立起一座坚强堡垒,如何实现党组织引领党员奋勇争先,从而带动学校全面发展?市十六中党总支给出的答案是:以“党性教育”活动树师德新风。
  为加强“党性教育”,市十六中党总支首先从日常入手,从细节着手,如每年精心组织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带领全体党员教师进行重温誓词活动;每学年的开学典礼上,组织全体教师面向国旗、面向学生庄严宣誓: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履行教师的神圣职责;大力弘扬和宣传身边的师德先进典型,使“爱校,爱生”成了市十六中教师的代名词,该校广大教师严格自律、恪尽职守、为人师表的形象深入人心。
  同时,学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每年“七·一”,市十六中党总支都会在各支部和全体党员中,开展以“亮身份、树旗帜、创业绩”的活动,对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党员“创先争优”的热情。学校为此还在醒目位置建立了党员示范岗,增强党员教师的角色意识,也极大地提升了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伴随着这些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学校青年教师张晶就是其中一名典型。今年34岁的张晶,是一名普通的思想品德课教师,虽然还是一名不折不扣的“80”后,却取得了令同龄人“眼红”的业绩:任教的11年中,教学常规检查和班级常规管理期期获全优奖励;所任教班级的思想品德成绩期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所带班级期期获得学校“优秀班集体”、“段考优胜班级”、“期考优胜班级”;每周双流动红旗从未失手,年年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2011年度荣立三等功;今年被评为湖南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学校领导评价张晶说,在她眼里,学校与学生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她总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总把学生的进步和健康成长当成是自己最大的快乐,甘当学生人梯,无怨无悔付出。
  正是有了很多像张晶这样的优秀党员,有了一股自上而下的先进模范的引领,市十六中成功从一个基础薄弱、教育教学质量落后的 “十六堆”,一跃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优质学校、品牌名校。

  业务引领创辉煌

  古时华佗“拜师学艺”的故事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种优良传统在市十六中得到延续。市十六中负责人告诉我们,学校每年都会组织青年教师拜师活动,并为青年教师制订了“三年成长规划”,在全校形成名师“传帮带”、青年教师“赶学超”的良好氛围。
  “拜师学艺”仅是市十六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众多举措之一。其中,为激励青年教师力争上游,学校党总支每学期组织了青年教师竞赛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师演讲比赛等活动,老师间共同切磋,共同进步,为教师快速成长、跻身名师搭建了舞台。近年来,该校教师的表现十分抢眼:三位教师的竞赛课荣获全国一等奖,几乎各个学科都有参赛课获省级一等奖,市级奖励更是不胜枚举。同时,每年有近百人次教师的论文、教学设计、课件等荣获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奖励。学校还先后培养了一位湖南省特级教师、两位湘潭市专业技术骨干人才、一位湘潭市教育名师、一位市级名班主任、三位市级学科带头人、八位市级骨干教师、两位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名优教师人数居同类学校首位。
  此外,市十六中还抓住创建省级课改样板学校的契机,由教科室牵头开展课题攻关,探索课程改革的新思路;通过开展有声有色的社团活动,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近两年,该校有4个湖南省“两型课堂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课题子课题结题;化学、物理、地理三个市级课题,省级课题信息技术正在研究。篮球社、羽毛球社、生物科技社等几十个社团的活动,成了学生最快乐的时光,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又让他们拓展了视野、锻炼了体能、培养了兴趣爱好,更为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打开了新思路。  
  在去年由市十六中承办的 “全市教学开放日活动”中,该校精彩纷呈的社团展示和充满课改气息的课堂惊艳亮相,所有来校观摩的领导、同行、家长都竖起了大拇指,市十六中也借此向社会展示了学校多年来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课程改革的丰硕成果。
  教师专业水平的高水准及学校教研教改的成功,成就了教育界一个又一个“神话”:学校连续二十年荣获市区初中毕业会考综合评价一等奖,连续六年荣获市教育系统绩效考核一类单位……

  服务群众聚人心

  争做群众贴心人,服务活动聚人心。走访市十六中时,我们了解到,该校的党员活动不仅开展得风生水起,其服务群众的触角还从校内伸到了城市的深处。
  在校内,市十六中专门开展了党员“扶贫帮困”活动,具体包括: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结对,走访贫困学生家庭,“一对一”从经济上、情感上进行帮扶;开展对“学困生”和“德困生”帮扶活动,由党员自主确定帮扶对象,以家访、谈话、辅导等多种形式,促进这一批学生的转化。通过“扶贫帮困”活动,党员们把党的温暖送到了每个学生的心坎上,全校形成了“人人帮后进、后进有所进”的良好局面。
  为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该校党总支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师活动。特别是每年的“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学校会推出一些创意十足的活动,如“五好女职工”评选、“美好事业 美丽人生”女教师沙龙活动、教职工趣味运动会、“心中有话向党说”——青年教师朗诵比赛等,受到广大教职工的喜爱。
  在校外,除了逢年过节该校党政负责人都要深入群众,对贫困师生、生病住院教师、家有高三学生教师家庭、高龄退休教师等群体,开展大走访、大慰问,该校还对七年级新生家庭进行普访,这也是该校一项传统的德育活动。普访过程中,党员干部与七年级教师一起,共同走进新生的家庭,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解决家长的困惑和疑难,同时让家长尽快了解学校,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密切家校联系。如今,这项活动不断深入开展,不仅温暖了众多家长的心,还为学校赢得了一片赞誉之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