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推荐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 典型推荐

【创新发展话人才】阳新平:一声“师父” 几多情谊

发布者:xuwenping     作者:    来源:湘潭在线   发布时间:2015-11-23 10:53:37

  一声“师父” 几多情谊

 

  记湘潭优秀蔬菜专家、雨湖区农林局高级农艺师阳新平

 

  2015年10月21日,湘潭市委市政府关于“湘潭市优秀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人才”(第六批)考核情况的通报中,他作为湘潭第六批优秀专家,照片和事迹在党报上刊载。

 

  他出身农民家庭,靠不懈奋斗和努力,成长为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30年来,他一直从事蔬菜技术推广工作,被农民朋友亲切地称为“师父”;现在,52岁的他仍坚守在田间地头,以责任和担当,为“三农”发展和服务“菜篮子”贡献热血和力量。他,就是我市优秀蔬菜专家、雨湖区农林局高级农艺师阳新平。

 

  (一)

 

  来自怀化辰溪的几十户菜农,一提起阳新平对他们真心实意的无私帮扶,无不充满感激之情。

 

  时间追溯到14年前的2001年,湘潭市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工作,雨湖区在羊牯塘村新建面积达100亩的专业蔬菜基地,怀化辰溪县龙头庵乡的谢景芳闻讯后,率领12户同乡来这里安营扎寨。但在当时,这些从湘西山区来的怀化菜农,一没资金,二没技术,夫妻俩带着小孩住在蔬菜基地简易的木棚里,自身生活困难不说,想依靠蔬菜种植发家致富也是举步维艰。

 

  负责该基地蔬菜种植技术指导工作的阳新平看到了怀化菜农们的现状,也感受到了他们生活的不易。他利用自己长期以来与农技部门建立的良好关系,给怀化菜农免费送来了优质韩国萝卜等种子,从播种、育苗、下肥到栽种、采收,阳新平一次又一次穿梭在羊牯塘蔬菜基地,为这12户怀化菜农详细讲解种植技术。第二年春天,基地的春萝卜、春芽白等获得丰收,成为当年湘潭最早的优质春萝卜和春芽白生产基地,也填补了湘潭本地反季春萝卜和春芽白的空白。怀化菜农们尝到了蔬菜种植的甜头,种植规模和效益逐年扩大和提高。到2015年,到湘潭从事蔬菜种植的怀化菜农达到70多户,遍布在我市新建的各大蔬菜基地,其种植面积也由当初的100亩发展到1000多亩,产值则从最开始的几千元一亩,增收到现在的近2万元一亩,有些甚至达到了3万元一亩,这在当初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场景。

 

  10多年来,阳新平已习惯走出政府大楼的办公室,来到怀化菜农们的蔬菜基地里,和菜农们谈一谈收成,讲一讲新技术。早已致富的菜农们,则总会亲切地喊上他一声“师父”。

 

  14年前,怀化辰溪菜农的领头人谢景芳,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大王”。2013年,因当地政府的多次请求和乡亲们的殷切期盼,谢景芳回到原籍地担任村主任,把在湘潭学到的先进的种菜技术带回了偏远的湘西山村。就在今年10月底,谢景芳打电话给阳新平,告知明年春节过后,他要带更多的怀化老乡到湘潭姜畲现代农业示范区来,向“阳师父”请教种菜新技术,让更多的乡亲们早日富起来。

 

  (二)

 

  11月21日,星期六。一如往日的休息日,阳新平开着电动摩托车早早地出了门。这次他是到他的联系点——雨湖区长城乡强安蔬菜基地种植专业合作社,指导反季青椒的栽培技术。

 

  强安蔬菜基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老板名叫唐光强,今年46岁,种植了22年的蔬菜,也是一名闻名遐迩的种菜能人。而他真正尝到疏菜做大做强的甜头,则是源于5年前有幸结识了阳新平这位好“师父”。

 

  湘潭县谭家山菜农唐光强虽然是当地公认的种菜能人,可没少吃过技术经验不足的亏。他在当地承包了10来亩地从事蔬菜种植,但几年下来,由于种植技术缺乏、对市场行情不熟悉,加之蔬菜品种低端而单一、离城市消费市场偏远等原因,经济效益一直上不去,遇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年份甚至出现亏损。

 

  2010年农历腊月二十八,唐光强经一位同行介绍,认识了阳新平,并表露出自己想到雨湖区发展蔬菜种植的想法。阳新平二话不说,当天就和唐光强一起,来到雨湖区犁头村蔬菜种植基地。通过与当地村委会的协调沟通,唐光强租赁了35亩地。2011年农历正月初九,唐光强就带着老婆和一车子农具等生产资料,住进了基地的窝棚里。阳新平向他推荐了辣椒、黄瓜、丝瓜等10多个高产优质蔬菜品种,并帮助他选种、育苗,传授给他最新的种植技术。与以往他种植蔬菜仅凭经验和土方法相比,阳新平手把手教他配方施肥、科学管理等方式发挥了作用。

 

  就在这一年,唐光强种植的黄瓜、辣椒在湘潭第一个上市,产量产值都在雨湖区排前列。唐光强算了一下账,这一年他投入10万元,不仅当年收回成本,还盈利10万元左右,这让他对用科学技术种植蔬菜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到2013年,唐光强把种植规模扩大到了100多亩,发展塑料大棚近30个,培育出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蔬菜品种。其中,阳新平在他的蔬菜种植基地里试种的秋延后辣椒,更为唐光强赢得了“技术头名”的荣誉。

 

  这种秋延后辣椒7月播种、8月栽种、10月以后才挂果收成。完全不同于以往辣椒品种生长规律的种植技术,唐光强一开始并不大相信,甚至还打起了退堂鼓。但阳新平耐心地给他讲解相关知识,帮助他科学定植、移栽、下肥。为了激发唐光强的信心,他甚至还打包票:愿意自己承担所有风险。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进入金秋十月,绿油油的辣椒开始结果,挂果率达到70%。上市后的秋延后辣椒成了稀缺货,不仅价格高出平常一倍,菜贩子们更是上门收购,供不应求。经过两年的示范栽培,唐光强的蔬菜基地2013年创造了亩产一季秋延后辣椒达3万元的经济效益。2014年,唐光强的强安蔬菜基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雨湖区长城乡新月村流转土地600多亩,2015年达到了1000多亩,被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列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2014年12月份,唐光强通过“师父”阳新平的引荐,又在雨湖区姜畲镇尚泉村流转土地300多亩,成立了尚勇蔬菜种植基地。拥有两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唐光强,2015年预计纯利可达百万元。

 

  10月25日,阳新平帮助强安蔬菜合作社进行了省级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进行专家答辩,深获好评,为强安基地争取到标准园创建项目资金50万元。

 

  (三)

 

  从1986年湖南农业大学(原湖南农学院)园艺系蔬菜专业毕业至今,阳新平一直默默奉献在蔬菜技术推广工作第一线。30年的工作实践,也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广大农民朋友公认的“农业专家”,获得湖南省十佳蔬菜科技工作者殊荣。阳新平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省、市科研项目30多项,并先后获省市科技进步奖10项;参加的国家级、省级项目课题如“蔬菜均衡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获2011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红菜薹资源研究及种质创新与杂种优势利用”项目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红菜薹种质资源创新、杂优利用及产业化开发”2009年获长沙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农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5年10月27日,在湘潭生物机电学校举办的湘潭市蔬菜标准园创建培训班上,阳新平为湘潭市60多位蔬菜基地老板和技术人员进行蔬菜标准园创建培训。当阳新平刚步入教室,60多位培训学员齐刷刷起立,异口同声喊了一句”师父好”!

 

  许许多多的农民朋友一声由衷的“师父”尊称,便是对阳新平这位蔬菜“痴人”的最高褒奖!

 

网友评论